ArtPillar
首頁 > 藝術博覽會

 
解讀黃焉蓉抽象世界的無盡意──我對抽象畫的理解與學習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陳一宙

之前,在今春幫焉蓉於萬芳醫院二樓佈展時,經過的一位太太說:「你這畫的是什麼?看不懂?」;又一位年輕的婦人,帶著孩子,媽媽說:「畫了很多色彩,還有各樣線條,賞心悅目!」;一位坐輪椅的阿婆,似乎看的很投入,交代推輪椅的兒女再回頭,在幾幅畫前,仔細端詳,若有所悟,悄悄的走了-----。

以上可以說是台灣普羅大眾對抽象畫的幾種反應。他們對看不懂的畫,多將之粗略歸類成「抽象畫Abstract Painting」,這對「抽象畫」而言,可說是一種傷害,「你在畫抽象畫」好像是恭維,其實又好似稍帶有貶抑。抽象畫,因為很多人不知如何具體地詮釋,也不了解這種繪畫形式,對畫者與觀者都很可惜。因此藉焉蓉畫冊編後一隅,抒發個人對抽象畫之了解,並試為焉蓉抽象畫世界無盡意作詮釋。

抽象畫始於1910年代,與具象畫不同,在畫裡找不到可以辨識的元素,所以引起很大的疑惑──給人一種信筆塗鴉的感覺,其實,此種繪畫形式,是畫家把主觀經驗呈現,讓觀者自己去感受,藉由抽象畫從分享經驗(share the experienced)到分享經驗自身(Share the experience itself)。

具象畫是藉著某一些形象,來表現察覺所得的經驗,而抽象畫則是由畫家提供自身感覺來讓觀眾體驗;也就是說,觀眾在欣賞抽象畫時,絕不能處於被動與慣性狀態,觀眾必須靠自己敏銳的感官與想像來察覺畫家的感受;所以「瞭解」抽象畫,「欣賞」抽象畫,與「察覺」抽象畫有很大的關係。抽象畫的藝術表現形式,著重的不再是可辨識的形體建構,而是以元素的自由建構來刺激觀眾的感官。

談抽象畫,就必須說俄國畫家康丁斯基(Vassily Kandinsky 1866-1944),三十歲時受到莫內(Claude Monet 1840.11.14~1926.12.5)的啟發才對繪畫產生興趣,一路吸收印象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繪畫風格,並開始思考畫畫一定要畫具體的東西嗎?在1910年發展出「無實體繪畫」,也就是抽象畫的初始。1911年他四十五歲時,出版了《抽象藝術論-藝術的精神》一書,在書中提到四個論點:

一、以「內在需要」來解釋藝術的驅動力,明示藝術的起源乃因為內在的需要。
二、認為藝術家能超出外在表象的事實可以「觸及觀眾的靈魂」。
三、色彩的力量:色彩足以引起人身心靈的反應。
四、繪畫與音樂的共通性: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,因為音樂是用耳朵聽,完全不依附任何形體,音樂雖缺乏陳述事情的功能,卻不代表它缺乏意義。因此繪畫可以是視覺的音樂,或是視覺的詩。

以上論點讓康丁斯基開始了抽象畫的創作,同時,他把即興(impromptu)及構成(composition)等概念加在繪畫作品裡。composition除了意謂繪畫的構圖,也意謂音樂的編寫。1922年,他到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(Staatliches Bauhaus)當教授時,正是他藝術創作的高潮時期,包括分析繪畫和對色彩與形體的理論研究。他要求學生設計色彩與形體的單體,然後把這些單體進行不同的組合,從中研究形體與色彩的結構方式和產生的藝術效果,他的教學是從完全抽象的色彩形體理論開始,然後逐步把這些抽象的內容與具體的設計聯系起來。我們雖以抽象畫來界定康丁斯基,但是,康丁斯基從來不把抽象與具象之間做截然的劃分,他並不覺得畫畫一定要抽象或具象,那是心靈自由的律動。

抽象畫到底如何觀看?其實就是看感覺,一幅畫借由觀者得以延續生命,而不是畫家畫完就生命終結。
(摘自 2011.4.30 返本歸真—台灣當代抽象繪畫展 I)

(摘自2011.5.7 藝術講座 – 繪畫中抽象美學之探討 →)我們眼睛看到的外在東西其實很容易,抽象畫家其實是在表現內在更龐大的一個世界,每個藝術家的生活體驗、情感、思想,多屬不為人知、潛意識的部分。抽象繪畫想要表達的就是無可名之,無法具體的用形或色傳達的一種感覺,所以它的感覺很重要。有些著重在形構元素裡面的色彩,有些注重筆觸,有的純粹是提供一個視覺的形式。有很多美術史說寫實到寫意到抽象的過程,很容易讓人產生抽象優於寫意,寫意優於寫實,那是一種錯誤的觀念,應該說這是一種時代的軌跡,不該有任何優劣的問題。康定斯基在一件自己不小心掛反的畫上,看到另一種美的可能,所以才逐漸探索出新的藝術形式。這就是藝術可貴的地方,不斷突破創意的極限,開發出新的方向和智慧。

寫意的出現,是因為寫實的風格已經被達文西、林布蘭等大師達到高點難以超越,所以另尋出路;抽象畫的出現也是這樣,梵谷的內心世界的描寫、達利的潛意識探索,都已經達到極致,後輩畫家根本很難拋棄前人所用的思維,而出現新的可能,因知抽象畫應運而生。抽象不是無象,它只是沒有畫山畫水或人物,然而在線條、顏色、構圖中,自然有畫家想要描繪、表達的東西。黑色、陰暗的畫面,很自然就有陰森憂鬱的視覺效果,大紅色讓人覺得熱情,這些都是很基本的色彩與心理反應,抽象嗎?其實一點也不。也有人說抽象畫是最高級的繪畫形式,一般人很容易在自己看不懂的抽象畫面前覺得自卑,我們不需如此,只要打開心胸,多看、多聽、多了解,抽象畫也是繪畫表現的一種形式,且抽象畫家更能隨心所欲,表現自我。

台灣抽象藝術大師、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繪畫導師的李仲生(Li, Chung-Shen 1912.11.11~1984.07.21廣州美專、上海美專繪畫研究所、東京前衛美術研究所)說:「現代藝術家,尤其在藝術思想上,等於是從傳統繪畫思想的框框衝出來,海闊天空,自由發展。他們想以前沒有想過的,想以前很難想出來的,畫以前沒畫過的,畫以前很難畫的,畫以前畫不出來的,其目的無非要創造出與眾不同、前所未有的嶄新的藝術。」

黃焉蓉抽象畫的恩師是焦士太大師,他也是台灣抽象畫導師李仲生的弟子,另一位國際知名抽象畫大家陳顯棟對焉蓉常點撥教誨,繪畫界大老何肇衢老師常耳提面命、愛護備至,焉蓉無論是理論、思考、待人接物及繪畫技巧均受教良多。在楊梅高中啟蒙於曾現澄老師,又在李重重老師蒞校訪問時,被其風采「驚豔」,為往後追求繪畫藝術埋下種子;師大梁秀中院長也以“忘年之交”多予鼓勵,於大觀畫會時受師大劉文煒教授諄諄指導,他們都是當代根基深厚的藝術界前輩,為焉蓉畫藝,打下基礎。當然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畫友:大觀畫會、中華藝風、新象畫會及明倫美術班、大同老師畫會等,常互為觀摩,砥礪激盪,這都化為焉蓉精進深耕,創作不輟的動力。

焉蓉很能詮釋自己的畫作,因為她有紮實的理論基礎,不是所謂「不知所云」的抽象畫家。在藝術道路上,師友、親人們看著她這樣的全力以赴,不忮不求,不拘泥於世廛的格局,逐漸累積了集大成的廣度和開創的動能;一路走來,我們樂見她在繪畫上有如許豐富的成果,更願她能自在出入於抽象畫的化境,而帶給觀者得以神遊、分享她內心世界的繽紛。

  


  上一篇     下一篇


  我要評論
 
評論內容:
 
  (使用評論前請先登入)


常見問題 | 隱私權政策 | 服務說明 | 交通資訊 | 聯絡我們 | 訂閱電子報
APTV 版權所有@ 2018 ArtPillar All rights reserved
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39號 / Tel:(02)26205567 / Fax:(02)26205568
Email: train3@profurnishing.com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09:00am~17:00pm